当前位置: 求真潮首页 >> 求真论坛 >> 正文

张亚宁:关于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25日 来源:求真潮 作者:思政部 张亚宁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中各种文化思想意识,涵盖哲学、政治、历史、经济、法律、伦理、心理、文艺、语言等方面的内容。医学生在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的同时,深厚的人文素养也必不可少。

  人文知识作为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并不是今天的创新,西方医学之父、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医生应具备哲学家的全部最好的品质:无私、谦虚、高尚、冷静的判断、必要的知识,以及不迷信。我国的传统医学也是交汇古典哲学和文学于一体的科学,尽管古典哲学有其不完善之处,但要认真继承中医学术,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必不可少的。众所周知,许多古典医著,本身就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少医学知识又散见于诸子集中或文学著作(诗、词、小说)之中。所以要全面继承中医学术,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将提供很多便利。

  一、我国古代医家学贯古今

  古代医家如孙思邈、张景岳、李时珍等,他们既是医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文学家或自然科学家。他们的医学著作文笔生动、文风优美、哲理医理深邃,读起来朗朗上口,使人在潜移默化中不仅学到了医学理论和知识,也学会了做人行医的道理。加强文哲素养,需要“博学”“通百家说”“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应尽可能涉猎。《内经》指出的“圣人”“良工”,既是医德高尚、技能高超的医家,同时也是知识广博的智者、哲人、文人和君子。孙思邈强调“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要求医生要加强文史哲等多学科知识的学习,加深文化底蕴。

  二、医学历史高屋建瓴

  王一方先生建议医学生应该多读文、史、哲、宗教、艺术的书,最起码应该读几本医学史。因为,医学史不仅仅是一部知识的进化史,还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自然史、社会史、文化史,也是一部思考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史、学术史。在医学的蒙昧时代,人们的医学知识与技术,对疾病的征服力、驾御力可能不及当代人,但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知与理解却不一定低于当代人,因为人类与疾病、与病菌本质上是一种共生关系。征服与敬畏,搏击与适应,需要一种平衡和张力,这种张力从古到今都在探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与先贤们有共同的生命、疾病难题,倾听他们的心得与理解是一件有意义的职业内容。我国学者历来有重视历史的传统,所谓“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明得失,提升洞察力与见识水平。同样,医学这门并非纯技术的学科也必须从历史中获得大关怀、大视野、大境界,从而催生出医学的大师。

  三、世界医学教育重视人文

  欧美各国医学院校都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提出医学人文学科是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例如,美国医学生在医学院学习期间,每年都安排有医学人文学课程,前两年主要是与医疗实践相关的重要的伦理、法律和政策问题。第三年学生进入临床,就安排以医患为主题的讨论课,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医患问题。学生在临床照顾病人是学习人文知识的最好时机,所以医学人文教学通常安排在临床阶段。此外,学生还有参加有关“社会、法律和卫生保健”之类的讨论,使学生更多地了解美国卫生保健的指导、经济问题及质量评估,以及管理保健的伦理、法律和政策等宏观领域的知识和判别能力。虽然各国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拓展学生的视野,掌握初步的解释和解决当今复杂的医疗保健问题的理论与方法。

  因此,我们的医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医生,更要培养有深厚人文素养和丰富文化底蕴的人才,并且这种终生学习的态度会让医学生有着不断前进的动力和无限的发展空间。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