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为推动“时代新人铸魂工程”走深走实,不断打造新时代社会实践育人新范式,山西中医药大学团委积极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融会贯通,实现了高校与地方协同联动、社会和青年双向赋能的良好局面,引导师生在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的生动实践中深刻体悟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成就,凝聚起青年学子助力国家建设的磅礴力量。全校思政实践活动以“强化育人目标引领、课内外一体设计、深化定向结对互动、结合专业特色服务、强化成果绩效管理、注重典型宣传推广”为根本遵循,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社情、民情,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统一起来,做勇担时代重任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社会实践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凝心聚力书写山西中医药大学实践育人新篇章。
红色基因追寻路
2023年,学校通过集中组队与就近便利分散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依托红色资源、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以红色奠定“大思政课”的厚重底色。
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晋中市博物馆、八路军石拐会议纪念园……每一次对英烈的缅怀,每一次对红色文化的追随,都是对青年学生的一次精神洗礼。护理学院团队来到太原文瀛公园,走进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通过泛黄的手稿,从这本红色“教科书”中汲取前进的动力。晋中市博物馆“岁月风采”展区的革命风采第一画,承载着属于太行山的革命血脉,第三临床学院实践团队立于红色地标,聆听红色故事,重温“巍巍太行显脊梁,铮铮铁骨耀中华”的光辉岁月;第四临床学院实践团队走进横岭镇,聆听光荣在党50年的老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的铿锵誓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一代又一代党员的言传和身教中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不忘来时筚路蓝缕,更坚定此刻初心如磐。百余名师生寻访山西省革命圣地、红色教育基地,持续挖掘红色文化的历史纵深和时代特质,用坚实脚步完成与红色精神的“深度对话”,为投身社会主义强国建设注入坚实底气与强大动力。
岐黄文化传承路
2023年,校团委紧密结合中医药专业特色,找准“小切口”展开“大纵深”,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创新文化传播形式,打造具有“岐黄味”的“大思政课”。
探傅山之志,寻医圣之路,基础医学院实践团队前往钟楼街大宁堂。步入堂中,“阎浮病苦能除却。不愧堂名是大宁”的苍劲笔墨映入眼帘,重温傅山先生《医道论》《傅青主男女科》的真知佳言,聆听负责人关于“大宁”之源倾情讲解,傅山先生“一代侠医,学究天人”的事迹坚定了青年学子为中医药事业贡献青春的执着追求;护理学院实践团队走进高校园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讲常见传染病防治手段,说中医药养生日常方法,展中医特色理疗独特功效,让基层群众在实地体验中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让青年学子踊跃发声,为青春赋能文化传播。50余支实践团队,200余场文化宣讲,山西中医药大学青年学子用青春口吻讲好“岐黄故事”,完成由“倾听者”到“讲述者”身份转变,在实践中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结合、传承与传播相统一,为弘扬中医药文化贡献青年智慧和青春力量。
悬壶济世从医路
2023年,校团委以“寻访基层好医生”“爱心医疗服务”“乡村中医馆建设”等多项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引导青年牢记“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者誓言,在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沉下心、融入情,在躬身实践中坚定从医生涯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艾灸缓解腰腿疼痛、推拿帮助肩颈放松、讲解读日常养生的好习惯……北田镇敬老院里,来自第二临床学院、第四临床学院的学生们的温馨服务,获得爷爷奶奶们的一致好评,同唱红歌、共话家常的温情陪伴也更显青年心意,把中医理疗送到社区,为基层群众健康“保驾护航”,是学校志愿服务团体不变的初心;“我平时就爱看养生保健类的节目!”“我腿脚不好,能在家门口把病看好,太感谢了。”2023年8月,山西中医药大学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岭上村、云上村等地,助力开展爱心医疗服务,把医馆建在家门口,把药品送到手跟前,打通青年助力乡村医疗帮扶的“最后一公里”。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山西中医药大学学子奔赴山西省11市寻访基层好医生,开展急救知识宣讲、适宜技术培训、中医义诊帮扶,累计服务1440余小时,覆盖人群5720余人次,在躬身实践中回应基层群众的所思所盼,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仁心的不懈追求。
田野乡村振兴路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3年,校团委积极组织引导学生利用暑期返回家乡看变化、深入乡村看振兴、走进一线看发展,从“产业振兴”“创业就业”“工匠精神”等视角深刻感知新时代十年伟大成就,走访具有代表性的党员、群众、开展社情民意调查、行业调研、记录社会发展变迁等。
握住手艺人粗粝厚实又充满温度的双手,轻嗅空气中弥漫的醋香绵长,“工匠精神”已然薪火相传。中药与食品工程学院实践团队成员奔赴晋中市灵石县梧桐燕醋坊,亲身体验酿醋工艺,亲嗅酱油初成的香气,零距离感受师傅们对传统工艺的守护和对科技创新的追求;“青助健康”实践团队赴古交市岔口乡走访调研,眺望绿色产业、红色文旅与岐黄康养“三色”辉映,见证“绿水青山”如何成为人民的幸福靠山,也把青春色彩镌刻在大美岔口的每一寸土壤。
要观发展,看变化,更要想点子,找方法。从城镇行走至乡村,从创业者的侃侃而谈到满山的绿意盎然,青年学生以“小我”融入“大我”,在社会实践中探索现代乡村如何“因地制宜”走好致富路,在行走中见证时代变革,在成长中助力乡村振兴。
童心筑梦成长路
2023年,校团委结合中医药学科优势,依托青年志愿者群体,面向少年儿童开展中医药文化启蒙,播种一颗岐黄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
学八段锦传统养生保健功法,辨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做栩栩如生的本草工艺画,再体验亲手制作山楂丸的快乐,第一临床学院实践团队前往岚县民觉小学开展中医药文化普及活动,把传统保健功法、中医药基础知识带进课堂;手拉手,共成长,第三临床学院实践团队前往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爱心志愿活动,以趣味盎然的活动内容让中医药扎根孩子们的心中,“用一颗心去温暖另一颗心,在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中加一份中医药的温度”,青年学子口中的真挚祝愿,就是岐黄青春与真挚童心碰撞出的璀璨火花。
中医研学创新路
2023年,校团委深入探索中医药文化普及推广路径,充分发挥中医药院校特色优势,答好文化宣传“特色卷”,推动中医药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医药博物馆里有什么?清爽的酸梅汤是怎样制作的?日常的食材竟然能治病?……体验一次中医药研学,就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最优解。校团委重点围绕中医药优势特色,带领榆次二中、山东省少年研学团等中小学校学生开岐黄门、入求真桥,过水云榭,进博物馆,打造“杏林观光”最佳路线;“本草家族”如何对号入座?手搓山楂丸是什么感觉?“桃花灸”有多神奇?校团委联动周边高校开展体验活动,针对内容评估、游客评价两个核心指标切入,深化中医药教育体验,开发系列文创产品,优化研学活动内容,让公众走进中医药、爱上中医药。
古法“育”新方,创新不停步。校团委整合青年研学想法,构建学生志愿服务岗,联动国医堂开发主题产品,倡导沉浸式、探究式的研学模式,累计开展特色研学10余场。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强化社会实践联动,引导青年学子增强社会实践体验,激发内生学习动力。
触摸乡土,投身振兴,沉入基层,见证巨变,把青春色彩绘在祖国大地。田野乡村中的一草一木,基层建设中的一砖一瓦,都与“我”有关,山西中医药大学学子凝心聚力,用脚步耕耘岐黄力量,用行动践行使命担当。亘古永恒的岐黄良方与青年学子的济世理想“对症”结合,诠释出“大思政课”的深刻内涵,书写出“大思政 课”的精彩篇章。
http://paper.cntcm.com.cn/bz/html/index.html?date=2024-02-05&pageIndex=6&ci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