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求真潮首页 >> 求真论坛 >> 正文

王萍:让文化之光照亮成才之路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0日 来源:求真潮 作者:思政部 王萍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作为一个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的独特组织,大学自诞生以来,聚集了大量科技、文化精英,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以及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因之成为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先进文化的代表及培育新文明的摇篮。而大学文化作为大学建设的基石,是教育作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更是大学完成其重要职能的核心价值体系。文化是大学之魂,对文化的不断守正、创新、建树和播扬一直是大学神圣的使命和责任。

  山西中医学院二十余年沧桑砺洗、蕴积涵育,逆拮据而蓄资,逢新纪而腾骧的办学历程,亦是一部学校历代教育者和学人坚持重视对文化的积淀、充实和丰富的发展建设史。因为文化的传递、延续、繁荣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才形塑了我校今日办学的格局和模式,才能让文化的魅力不断滋养中医学子成长成才。

  大学的文化建设固然包含了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学术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形象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或许还有更多的内容。但是,通过我校二十余年的办学实践,笔者深深感到,对文化载体的建设和文化资源的挖掘应是我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灵魂。

  一是从办学历史中汲取文化营养。作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最年轻的“小字辈”,我校没有值得骄傲的悠久深厚的办学历史,但这并不能影响我们对它成功经验的总结与发掘,对它精神特色的传承与弘扬。因此,在我校文化建设中,我们应重视认真梳理和总结办学传承中重大教育思想的脉络和走向。这是大学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独特性所要求的,割裂历史、中断传承显然使大学文化的内涵趋于单薄缺乏厚重,也是对办学历史文化的不尊重。在我校办学历史上,有很多的学人曾活跃在办学舞台上,弦歌不断,笔耕不辍,治学不止,他们经过思考和实践而成就的教育思想、治学观点、育人理念及在办学历程中结晶而成的许多优秀精神,经过整理提炼,应进一步被赋予新意,形成共同的精神,这种精神以文化形态展现出来并具体化。我们通过把握和理解这些思想的精义,吸收和消化其中的精髓,去芜存菁,可彰显为今日学校文化的特色、表征和标志。比如我们在校园道路命名上,可以我校历史上重要的教育者的名字来命名;在重要楼宇、广场、花园等的命名上可着意体现历史上不同时期的依然闪光的办学思想和理念;甚至在许多雕塑、景观、建筑小品等的设计、布局和风格上也可以与历史有机地对接与融合起来。先辈的心血、前哲的风范、意蕴绵长的中医精神都凝炼在这建筑与景观之中,当师生徜徉其间,在这些固化的直观形象冲击下,会引发精神追索,悟得文化真谛,使得烛照几代中医人奋力前行的精神力量得以传扬下去,无远弗届,应时求新。

  二是在办学实践中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的载体是多样化多方面的,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影响性也体现在方方面面。既有宏观的文化表述,也有微观的文化意蕴。如何更加条理地统筹提纯这些多元的文化元素,形成健康、向上、活泼、奋进的大学文化主流,应始终是我校在办学中深入思考、重点破解与积极践行的课题。为此,我们一方面应大力加强校风建设,而师德师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重点,也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基础。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就在于价值取向的认同和实现,其基本功能就是要服务于培养人才这个根本任务。要培养出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就必须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教师作为精神和文化的鲜活载体,他们的言行举止、师德风貌、学识风范等直接影响着学生。同时,在思想文化和德育文化建设上,我校应采取打造品牌、搭建平台、形成长效的举措,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形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体,以科技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和人文素质、身心素质提升为两翼,以三项服务贴近学生为着力点的思想文化建设新格局,同时将建设的整体目标分解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术科技、文体艺术和身心健康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多个品牌、平台或者载体作为支撑。此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针对我校中医药专业为主的特点,强调人文精神的教育和养成,可成立人文素质研究与教育中心,突出系列约题讲座、传统文化节、体育文化等品牌的建设,注重青年大学生的广泛参与,形成“以人为本,文体为舟,承载德智,全面发展”的文化特色。

  三是于办学理念上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与交流。大学文化建设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创新中成熟和完善起来的。在文化建设上既应强调在传统中守正,也应强调兼容并包,时时处处加强交流和碰撞;更鼓励融合生成,不断创新。当然,文化创新既有机制上的创新,也有理念内涵的创新,所体现的是时代性、现实性、适应性、互动性和前瞻性,所涵盖的是包容性、开放性和先进性。为了更好地推进我校的文化创新,我们应大力提倡在更宽广的视野和范围内进行广泛的文化交流。除与国内兄弟院校进行密切的合作交流外,也要注重把眼光瞄向国际前沿。如可以选派干部、教师到国外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进行短期培训,主动吸纳国际上先进的文化成果和管理经验;积极组织师生与港澳台等大学或者研究机构的师生进行文化的对话与交流等。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到,对历届校友的访谈追踪、与地市和大中型企业的服务合作等都能影响我校文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总之,通过不断吸收新的文化元素和因子既能丰富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质量,还能不断增强自身文化建设推陈出新的原创力。唯有此,才能凝聚、影响和引领广大学子在新的时代和环境中感知、认同并自觉接受大学主流文化的魅力,并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更好地成长成才。

  文化是一所高校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高校活力的源泉,是构成高校办学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高校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感召力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软实力。“细听蝉翼寂,遥感雁来声。”大学应是这嘹唳秋空万里的雁阵,肩负着为民族存续菁华、奉献人才之重任,让文化之光为青春照耀,点亮学子成长成才的道路,这不仅是大学神圣的使命,更是大学魂兮所系!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