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求真潮首页 >> 求真论坛 >> 正文

苗强:坚持教育育人 推进教育创新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01日 来源:求真潮 作者:苗强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大学办学的根本问题,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新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再次强调了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对于提高我国教育的发展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高校贯彻落实《纲要》,就要深刻理解“育人为本”的本质和内涵,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使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需要。

   一、 深入认识“育人为本”的本质与内涵

  育人工作,不仅是教育教育的永恒使命。坚持“育人为本”,是我国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必然要求。

  1.“育人为本”体现了对高等教育本质的把握,强调了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

  大学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第一位的。从现代意义的大学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开始,大学就赋予了人才培养职能。数百年来,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无论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一样,无论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否一样,也无论不同国度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一样,大学的人才培养这一基本职能却是相同的,从来没有发生改变。

  人才培养是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基础,也是大学中教职工的立身之本。大学与其他组织或机构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才培养,如果没有人才培养,没有学生,大学就与从事科研的组织或者企业无异。虽然,目前我国大学中还存在职称评审重科研轻教学、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但这些表象都无法否认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特别是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重要时期,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创新靠人才,人才靠教育,只有培养出更多的人才、特别是高水平创新人才,才能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作为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现代大学所具有的人才培养职能,在今天显得更为重要。

  2.“育人为本”体现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把握,强调了受教育的主体地位。

  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是培育人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具有理想抱负、充满生机活力、富于个性化发展潜质的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质和特长、培育学的能力和素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因此,教育离不开受教育的主动学习和领悟,离开了受教育的主动参与,教育也就没有了生命和意义。

  从教育一词来看,无论在西方还是我国,都强调教育是老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的具有一定的能力和素养的过程,不仅强调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并且承认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不仅需要老师的主动参与,更需要学生的积极投入和回应,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仅仅依靠老师活动或者忽视学生存在的行为都无法达到教育的预期目的。只有“育人为本”,承认学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的的感受,并根据学生的反馈积极进行校正、调整教育行为,才能使教育效果更为理想,也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3、“育人为本”体现了对教育活动目标的把握,强调了对全面发展的追求。

  教育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使学生自内而外地把其自身潜在的能力和素质激发、引导、显现出来,并实现心智、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指出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蔡元培先生也曾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就是说,仅仅传授知识的教育是不完善的,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是教育活动的最终目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身心健康、勤奋阳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使学生具有自由发展的潜质和能力。

  二、理性把握育人工作的阶段特征及问题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近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我国大国地位的有力支撑。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发展对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问题。总体来讲,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育人方面正呈现五个阶段性特征:

  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教育质量依然有待提高。目前,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在高端人才、一般人才两个方面体现得尤为显著。一方面,培养的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还比较少,比如,诺贝尔获得者等;一方面,随着高等教育通过跨越式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特别是一般院校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还无法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要。

  接受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多,但教育公平还有待进一步推进。促进教育公平,意味着不仅使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公平,更要让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公平。一方面,群众接受教育的机会必须更加公平,这就要求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学公平地配置教育资源,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一方面,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要更加公平,但目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能得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获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较少。

  教育改革日益深化,但教育多样性问题依然突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依然沿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形成的教育模式,统一高考、统一学籍管理、统一课程体系、统一培养模式,虽然也进行了学分制等改革,但均停留在统一的学术型培养模式,教育理念上还不适应多样化教育需要,人人成才和多样化的观念还未完全建立;育人管理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多样化的教育需求,还不能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建立分类管理、动态调整的学生培养及管理服务体制机制。

  通识教育不断加强,但全面发展的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强化。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健全的人,人才培养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要旨。目前,我国高等虽然正逐步改变过度专业化的教育倾向,实施了大类招生政策和通识教育改革,但仍还普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爱心传递,重技能培训、轻人格塑造等情况爱心教育、诚信教育、法律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还不能使所有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同时,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还相对缺乏对不同学生群体、尤其是对特殊学生个体的精细化、专业化指导服务。

  育人体系不断完善,但育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时效性还不尽如人意。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围绕育人管理服务体制机制进行了很多改革,确立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等,但还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不能围绕学生成长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还不能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以上特征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更反映了高等教育在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五方面重大问题,即教育质量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教育多样化问题,全面发展的教育问题,育人管理服务体制问题。面对问题,高校必须勇敢面对,主动思考:必须积极探索,大胆改革。

  三、拓展贯彻“育人为本”的视野与思路

  高校贯彻“育人为本”,就必须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任务,遵循人才成长成才规律、教育规律,始终以培养学生具有适应未来社会和自我发展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为目标,引导、激发和发展学生的潜力特长;就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多样化成才,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问题认识和政策制订的出发点,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开展育人工作并建立管理服务机制,真正使大学成为科学家探索真理和学生自由全面成长的殿堂。

  1.突出质量要求,确立质量生命观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纲要》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学校始终强调“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岗位”,并逐步形成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学结合、学科交叉”的教育方针。这里的“精英教育”不是“贵族教育”,而是强调以一流的教师、一流的学科、一流的科学研究和管理,让全体学生在学习全过程都可以接受到高水平的全面教育,既是“质量为本”的要求,也是“质量为本”的保障。

  2.强化过程公平,确立教育公平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教育公平,不但体现在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还要体现在让学生能最大限度的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而是最适合每个学生的教育。在办学过程中,让全体学生可以公平的享受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教育体系,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长,可以公平地接受高水平的全面教育,公平地利用丰富的科研资源,公平地接受一流的管理服务。公平不是平均,是最大限度地为每个学生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教育创造了条件。

  3.尊重个性发展,确立教育多样观

  自由全面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多样化的教育则是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人民生活的日益丰富,群众对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十分迫切。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鼓励和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有差异,允许学生有不同,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符合自身实际、适合自己特点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潜质和特长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在实践中,学校以“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个性化培养”为引导,通过改革学籍管理制度、实施较为完善的学分制、双学位制和转专业制度,加强拔尖创新培养的滚动选拔,构建灵活的连接专业、年级之间的学习选择“立交桥”,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会。

  4.突出教育本义,确立全面发展教育观

  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科学发展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的形势下,更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注重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能力,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学生身心健康、勤奋阳关,使学生具有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不仅要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更要关注整个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

  四、在改革创新中践行“育人为本”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和老师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将“教育四观”落到实处,学校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推进教育教学实践创新,努力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大合力。

  1.明确“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潜质和能力,是大学教育的本质和核心;使整个学生群体都更加优秀,是大学教育的义务和责任。目前,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资源配置手段,知识经济几乎席卷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信息更新速度与容量日新月异,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日渐增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不但要坚持“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而且还必须不断发展充实“全面发展”的内涵,使学生在知识、道德、情操、修养上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和造就具有开放心灵和人才情怀的新型人才,使他们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能内省外顾,更好适应日趋加快的社会发展步伐。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十分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十分重视整个学生群体的全面发展。在巩固知识积累、创新能力培育、国际视野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的品德与人格教育,鼓励学生有理想、有信念、有追求、使学生不仅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还要心里好。针对新时期学生工作的需要,学校全面加强了学生咨询工作。在大学生必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内容中,相应增加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生命意识教育以及急救常识教育以及急救常识教育;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调试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二是强化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打造《中华文化》为核心的人文素质精品课程,形成鲜明、结构合理、学科交叉融合的文化素质课程体系。三是加强学生班级文化、宿舍文化建设。以班级为单元、宿舍为重心,打造和谐温馨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互助、共同进步。

  2.探索“全员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培养工作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校的每一个工作岗位都肩负有育人责任,开展育人工作是每个教职工的天职。教育的关键在于不仅教学生知识,教学生做事,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如何明理、做人,因此教育是生命力的,教育的生命在于爱心的传递,在于教与学的互动、感情的投入。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者管理育人、服务人员服务育人,每一个环节的点滴关心都可能是阳光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都可能是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鼓励和鼓舞,使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为确保达到实际效果,我们首先要求全面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在全校树立“全员育人,人人有责”的观念,切实转变部分教师中存在的“上好课、搞好科研就是好老师”的观念,除了上好课、搞好科研,还大力倡导老师对学生投入更多的感情和责任心、参与院校两级公共事务。其次,努力形成全员育人评价激励机制。在年度考核、职称评定、奖励及荣誉评选时,将整治思想素质要求、教书育人的贡献和投入、学生评教成绩视为同等重要的必要条件,建立教学质量、参与院校公共事务的次数、与学生接触的时间、育人效果相结合的教书育人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中。

  3.建立“全方位服务”的育人管理体制

  大学的各个职能部门都有肩负着的育人责任,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有机结合的整体,构成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不仅要善于激发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善于凝聚教职工的智慧,而且,还要切实围绕教师的事业追求和学生的成才需求努力搭建平台,为师生实现理想创造条件。

  第一,不断推进民主办学。注重各级教代会、职代会、作用的发挥,在发动广大师生员工围绕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建言献策的基础上,学校的重大改革创新举措都充分听取了广大师生员工的建议,并经学校“教师代表大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都能听取广大师生职工的意见、反映广大师生职工的意愿;充分发挥教授委员会、鼓励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职称评审中的作用,保障教授在学术问题上的参与权、发言权、决策权、监督权,真正做到“学术的事,多听教授的”。第二,围绕教师和学生需求积极搭建平台。学校要把师生的个人目标追求作为学校目标、学校行为来管理,从学校层面为每个教师和学生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和人生追求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学校要探索建立师生与学校之间的零距离诉求表达机制,努力实现师生与学校的零距离对话和沟通,使每位师生的真实心声、合理需求和实际困难都能及时反映到学校,并能得到迅速有效的服务和帮助;合力促进科研资源、实验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使用校内有限资源充分发挥效益,为广大师生需求服务。第三,积极转变职能部门的工作作风。各职能部门对于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其良好的工作作风对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荣辱观有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学校各职能部门牢固树立管理即服务的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做到服务意识强、服务态度热情、服务质量好、服务水平高,全面建立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并持续强化执行力度,加强基层调研,简化行政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为师生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热忱的服务,真正为教学和科研提供良好的服务和保障。

  (作者:苗 强,总务处处长)

最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