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求真潮首页 >> 求真论坛 >> 正文

陶功定: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18日 来源:求真潮 作者:陶功定

大学文化、大学精神与办学理念

——涉及学院建设发展精神层面的思考

山西中医学院党委书记 陶功定

  这些年,随着高等教育扩招的发展趋势,全国高校几乎无一例外地为拓宽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而使出了浑身解数。但是,我国高教发展历史上多年的积弊和形势飞速发展的尖锐矛盾,使得我们较多地注意了硬件环境条件的建设,而相对忽视了对大学发展至关重要甚至起决定作用的精神层面的研究和思考。教评触动、发动和推动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大学的概念

  无论中外,高等教育大致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多学院的综合性大学(university),设于大学之中或独立设置的专门学院(college),以及学制较短,以实用科目和职业训练为主的社区学院、专修学校、专科学校等。大学在我国泛指中等以上的教育。

  西方关于大学的理念可以上溯到古希腊以培养“有教养的人”、“高贵的人”为目标、贵族式的博雅教育,以及中世纪大学以方法、逻辑学、修辞学、几何、算术、音乐和天文学等“七艺”为主要内容,培养“全能的人”为目标的人文主义教育传统。近世以来,这种教育理想是以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 ,亦译作通才教育)而闻名的。

  19世纪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首先将大学定义为文理兼备的普通教育,以别于那种专门性的、职业的和技术性的课程和教学。自然科学的发展,使科学教育逐渐从人文学科中分化出来并与人文教育并驾齐驱。即便如此,科学教育同样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大学的功能随时代发展不断拓展和深化,已由既往继承、传递和发展文化传统和从事高深学问、培养英才的传统职能,发展到现代的运用其成果为公众服务,亦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大学已从远离社会的象牙塔而进入社会生活的中心和前沿,被视为以知识社会、教育社会为特征的现代社会的“轴心机构”。

  大学与三个概念紧密相连:综合性、学术性和人文性。

  综合性是指:以文理科教育为核心的多学科综合,是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是大学研究高深学问、培养精英人才的基本前提。

  学术性是指:大学有别于行政、宗教、商业、企业等机构的特殊属性,尤其注重“学”与“术”的区别:“学为学理、术为应用”, “学必借术以应用,术必以学为基本”,“学为基本,术为支干”。 “治学者可谓之‘大学’,治术者可谓之‘高等专门学校’”。由于学术性的差异,因而大学得设研究生院,授予博士硕士等高级学位,而学院大多不能。

  人文性是指:大学的教育应当始终贯穿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在西方是一组相似的概念,大体都包含在“Humanism”这个词的内涵之中,主要是指尊重人,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因此,大学教育本质上应当是高层次的综合素质教育。

  现代大学作为求知、务实、崇真、尚美的高层次教育科研机构,应当:

  确立远大的办学理想、科学的办学理念;

  营造先进的文化氛围、铸造催人奋进的校园精神;

  使远大的办学理想、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先进的文化氛围、校园精神代代相传,从而在坚忍不拔、奋发图强、开拓创新的精神支撑之下,不断取得伟大成就。

  二、大学文化

  尽管自从有了大学就有了大学文化的事实存在,但大学文化真正引起大学人特别是大学校长们高度和集体重视的历史并不长。2003年10月26日,在清华大学举行的首届大学文化高层论坛上,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提出大学文化的任务论题,引起了我国教育界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反思。大学不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学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具有超越物质存在的历史价值。

  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的总和,它涵盖了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文明成果。

  狭义的文化则主要是指与经济、政治相区别的观念形态,它涵盖的是人类的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

  大学文化是由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人”在对知识进行传承、整理、交流和创新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与大众文化或其他社会文化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文化系统。

  大学文化既是多种子文化的集合,又体现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汇。经过多种、多元文化的整合,它反映和代表学校发展的方向。

  多元文化往往反映不同的价值和办学的理念,因此必须有一种主流的文化作引导。多种子文化则包括校长文化、育人取向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动静态的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网络文化)、考试文化等等。

  大学文化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内化于每个人的精神追求,外化于每个人的行为方式。这些途径和渠道就是大学文化的载体,包括:

  1.大学环境载体:如校园设计、景观建筑,赋予个性化的文化内涵;

  2.大学理念载体:包括校训、校歌、校徽、教育理念、育人目标、价值追求等;

  3.大学教学载体:各学科渗透的教学计划中教育思想的贯彻等;

  4.大学制度载体:学生守则、文明公约、各种管理制度、奖惩制度等;

  5.大学行为载体: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文化活动及社会实践等。

  大学文化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是反映在大学这个特定领域精神文明成果和物质文明成果的总和。但是,我们把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现象进行具体探讨时,往往是一种抽象,而不是具象。或者说,各种具象都寓于抽象之中。

  大学文化的特征:

  首先,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文化。大学以传承、整理和创新知识为己任,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而创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的过程,就是探求未知世界、求证事物本质的过程,就是历尽艰辛、追求真理的过程。

  其次,大学文化是一种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创造知识和传承知识的终极目的,是推动人类的文明进步,是为了使人能够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发展,使人类美好的信念和情感得到充分的张扬。与普通的商业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等相比较,大学文化所凸显的是:执着的价值追求,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神圣使命。

  第三,大学文化是一种崇尚学术的文化。学术活动是大学存在的基础和核心。大学文化拒绝一切思想观念的和教条的禁锢与束缚,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始终强调独立人格、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要求在自由的氛围中进行学术的理性思考和研究,在开放的环境中实现科学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大学文化是一种严谨求是的文化,大学的活动,主要是进行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人与规律、人与逻辑、人与道德、人与社会、人与命运的思辨和对话,这种思辨与对话本身就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过程。因此,大学文化鄙视浅薄、浮躁、虚假、急功近利和随波逐流,崇尚严谨、逻辑、实证、经验,崇尚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攀登和勤奋工作。

  第五,大学文化是一种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科学的特性就是大胆质疑,整理知识、继承传统需要批判鉴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学术交流、文化交融需要批判与反批判的碰撞;创新知识、追求真理,需要不断超越他人和自我,不断批判他人和自我;推动社会文明进步,需要批判的精神,从而达到超越现实、实现理想的目标。

  第六,大学文化的核心是创新文化。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提出:当代大学和大学文化担负着四项任务,一是创造知识,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创新;二是培养文化能力,通过文化教育积极发展的伦理智慧和精神价值;三是形成独立完善的人格和实践能力;四是批评精神,包括政治批判、社会批判、文化批判和自我批判等。这种认识已经得到全球高等教育借的首肯和公认,而贯穿这四项任务的红线始终不离“创新”。

  三、大学精神

  大学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诠释大学的个性。那些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通过对自己办学理念的倡导、践行、提炼和升华,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价值判断和理性诉求的大学,才名副其实地具有自己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全体大学人需要、情操、行为、理想、信念、价值和道德水平高低的衡量标志。大学精神一般具有熏陶同化、凝聚感召、规范导向和驱动激励等功能。

  审视和理解大学精神,至少应当有三个角度:

  首先是哲学的角度。大学精神实际上反映了一所学校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它本质上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管理模式的哲学抽象,是对学校“文化体”和“文化群”的整合、凝练和升华。作为哲学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品质。我们应当能够从一所大学的精神中,清晰地看到这所大学的理想目标、精神信念、价值取向以及认知世界的态度和方法,感受到它的理性光芒。

  其次是历史的角度。大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铸就的,它是通过长期的历史沉淀、凝聚、发展而形成的,是特定范围的“文化体”和“文化群”共同的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和价值认同的自然结果。作为历史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继承和创新相统一的理论品质。大学精神中,应该让人们既能够看到学校的历史足迹,又能够看到它的现实追求,既能够看到它优良的传统,又能够看到它创新的硕果,感受到它与时俱进的精神脉搏。

  第三是文化的角度。高等学校是以传承、整理和发展科学文化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的,大学精神正是“大学人”进行这种传承、整理和发展文化活动所产生的关于自身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行为准则的文化成果。作为文化层面的大学精神,一定具有伦理、科学与民主、开放相统一的品质。我们应当在大学精神中,既能切实地感受到对知识的渴求、对真理的探索和对科学的崇尚,又能深刻地领略到对合理公正的社会理想的不懈追求,以及由它透射出的报效祖国、造福人类、对社会进步的关心和改造社会的崇高使命感与责任感。

  大学精神有如下几个特点:

  1、大学精神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积淀的过程。

  大学精神它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发展和形成起来的。如:清华大学它最初就是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正是这种背景使得清华大学形成了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传统和精神。而这种精神又衍化出清华求真务实的作风。一所大学的历史愈长,它的精神就愈是厚重。历史上的名校,无一不是靠长期的积淀而成就的。

  2、大学精神一旦形成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大学精神是一种共同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它不仅表现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它已经内化为学校全体成员的精神气质和文化品格,影响着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大学精神一旦形成,会随着时空的延展和人事的更迭不断延续。

  3、大学精神具有导向、规范、凝聚、激励、熏陶、感染的作用。

  那些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为大学人所认同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必然体现在办学理念中,它对学校的办学思想、目标定位、价值取向、发展道路等都具有导向作用。大学精神通过代代传承,成为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旗帜,成为一种理所当然,约定俗成的习惯,在无形中影响着广大师生的思想、规范着他们的行为。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传统和积淀,逐渐化为大学人深层次的群体意识,并铸造出学校的形象和声誉,从而对全体师生产生一种凝聚力和归属感。大学精神它还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育人过程。身处大学的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在受它的浸染。

  4、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和旗帜,应张扬其独特的个性。

  应当说,每一所大学都有它的大学精神。而且这种精神应该是千差万别,多样化的。如今我们的大学在观念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趋同。比如前几年有人鼓吹教育市场化,连北大、复旦这样的本应该坚持精英教育的大学也都跟着市场化;一提建设一流的大学,大家就“一窝蜂”都争建一流。现在许多大学的校训几乎都一模一样,清一色的“团结、拼搏、求实、创新”。一所大学要成功就应该追求自己的个性、风格,大学精神也不例外。

  在一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我国不少大学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大学精神。例如,北京大学以“提倡新学,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而闻名,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而传世,北京师范大学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而著称。正是既有共性又极富个性魅力的大学精神,始终坚定不移地守望着大学精神这块理性王国,才使这些百年名校经久不衰,青春常在。

  校训是大学精神的核心和灵魂。形式上看,校训是学校制定的旨在对全体教职员工起指导、教育、规范、激励作用的训词。本质上看,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学校育人取向的明确昭示。它能以强烈的感染力、巨大的震撼力浸润人的心灵,给人以良知,给人以品格,给人以智慧,给人以胆魄,使人终身难忘,终身受益。

  不同学校校训千姿百态,但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理念类:重在弘扬一种办学理念和教育精神。如中国人民大学的“实事求是”,北京大学的“自由、平等、民主、科学”,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

  2、特色类:根据培养目的和行业特征提出的特色目标。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中国科技大学的“理实交融,红专并进”等。

  3、经典类:多引经据典,或改进,或充盈,或翻新。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分别出自《周易》乾卦和坤卦的《象传》;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等。

  4、口号类:这类校训往往雷同、普适而流于肤浅。如“爱校如家”,“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之类。严格地说,口号类校训不能算作校训,因为校训是独有的,而口号是雷同的;口号虽然也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但校训却是育人取向的文化表征。

  一个好的校训具有无穷的魅力。如具有200年历史的美国西点军校,一直把“责任(军人使命)、荣誉(骄傲)、国家(至高无上)”校训传承至今。历任老校长退役,薪火相继,衣钵相传的无非就是这六个字。正因为这种理念的传承,才培养出了两位总统(格兰特、艾森豪威尔)、400名将军、数万名军官。著名的有:美国内战时期南北司令罗伯特、二战时期第三军团总司令巴顿、海湾战争总司令施瓦茨科夫等等。

  因此,校训,特别是作为理念类的校训,不仅要体现哲学思维的睿智,闪耀理想的光芒,而且应该凝练、抽象,内涵丰富深邃,能较好地概括学校的整体价值追求,反映学校的独特气质,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底蕴和雍容高雅的风范。

  浓缩大学精神的校训直接影响大学的校风。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包括学风、教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它既是大学精神的综合反映,又是大学精神的具体化和外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其表述应该简洁、明确,作为师生员工行动的座右铭,便于对照、落实。

  我们学院虽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大学,而且只有短短17年的办学历史,但经过全院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如:

  1999年我们重新提炼了“求真”校训(追求真知、追求真理、追求真实、追求真人);对中层干部明确提出了“职责、规范、严谨、效率”的八字工作作风;

  2003年我们在总结这些年学院快速建设和发展的经验时,提出坚持“求真”校训,坚持质量生命,坚持治校从严,坚持科学发展的“四个坚持”办学理念;

  2004年我们 将“职责、规范、严谨、效率” 八字正式确定为教风明确提出了“诚信、精进”的四字学风。

  现在的问题有二:

  一是我们上述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是否构成和形成了我们独特的大学精神?或者说,它是否可以概括为我们的办学特色?是已经、正在还是将来可以成为我们一以贯之并不断发展和充实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特色?

  二是有没有对学院的发展历史和着眼于指导学院未来更为准确的大学精神和办学特色的概括?

  四、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建设

  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决不仅仅是建设和改善校园环境基础条件和按照高等教育规律组织和实施教学,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建设,积淀厚重的大学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内容。大学精神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在的,更是未来的。我们不仅需要阐释大学精神的历史、内涵和功能,着眼于大学精神的继承和弘扬,而且应当着眼于大学精神的未来进行精心的设计、培育和建设。

  首先,必须纯洁大学的精神家园。

  大学不是商业场所,也不是娱乐场所,而是传承和创新人类文明的圣洁之地。之所以重提精神家园的话题,是因为在物质生活给人们带来享受的今天,大学精神与物质世界那种本应和谐美妙的关系正面临某种程度的异化。因此,光大大学精神的传统,维护大学作为“社会良心”的美誉,维护大学精神的圣洁,维护学术精神的尊严,更显得必要和紧迫。

  其次,必须注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

  科学创造和人文关怀是人类进步的两个车轮,尽管它们的内涵、特质、对象有着明显的区别,但二者绝不是互相排斥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将使人文关怀获得新的理性工具、实证方法和技术手段,而人文关怀则向科学技术注入真、善、美的文化底蕴。

  在当今世界,把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融合作为培育大学精神的一个重要取向,既重要又迫切。因为,随着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世界的面貌,人类在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之时,也越来越多地面临精神道德领域的挑战,如克隆技术的诞生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但以克隆人为攻关方向的科学研究,则可能使人类面临改变自身的危险;科学技术通过对资源的广泛开发利用,在极大地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又使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这一切都说明,培育大学精神一定要强调科学创造中的人文关怀,通过人文精神对科学创造的正确引导,保证科技进步造福人类而不是祸及人类。

  第三,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

  大学教育理念是一个开放的观念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同了,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不同了,因而教育理念也需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无论是致力于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学校,还是像我们这类向未来创建新型大学努力的学校,都应当在办学理念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至少有这样几个因素应充分考虑到:

  一是怎样在观念上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

  二是在体制上怎样真正形成以院系为重心的二级管理,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运行机制;

  三是怎样与时俱进、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四是怎样进一步强化科研,真正把科研与教学结合起来,以科研促进和带动人才培养,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服务;同时真正把科研与社会服务结合起来,为经济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第四,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学精神的建设不可能孤立地进行,它必然要和世界文化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客观上要求高等学校必须自觉加快国际化步伐,具备更加宽广的视野,在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把握新理论、拓展新领域,追踪新科技、创造新成果;在文化领域方面要与世界文化加强接触、扩大交流,沟通融会,吸取精华,创新知识;在培养人才方面,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培育出一大批敢于攀登世界科技文化高峰的拔尖创新创业人才。

  第五,必须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

  中国的大学承担着为民族振兴进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历史重任,没有压力、没有紧迫感,没有与世界科技、文化和人才培养一争高下的强烈竞争意识,就无法担此重任。因此,现代大学精神的培育,无疑应把“只争朝夕”的竞争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注入大学精神,使之更具活力、更具时代特色。

最新内容